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绵阳师范学院2016年毕业证样本:师者仁心,学子逐梦
2016年,绵阳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们手握那张承载着四年青春的毕业证书,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这张证书不仅见证了他们在特殊教育模式下的成长,更成为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绵阳师范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前身为1940年成立的四川省立绵阳师范学校。2016年,学院已发展为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下设文学与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4个、专科专业23个。
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与绵阳市旅游局、北川5A级旅游景区、九寨天堂洲际大酒店等政企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2016年,学院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229.82万元,图书馆藏文献153万册,教育实习实训基地142个,非教师教育实习实训基地56个。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绵阳师范学院学籍学历管理办法》,2016届毕业生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获得毕业证书:
课程要求: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其中,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实践环节需经考核通过。
德育要求:在校期间遵守校规校纪,无严重违纪行为。
费用结算:须缴清学费、住宿费等各项费用。
为确保审查的公平性,学院采取了多项措施:
信息化核查: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对毕业生异动情况、班级人数、基本信息等进行核对。
多部门协同:教务处、计财处、学生处等部门联合对费用结算、操行评定、成绩审核等环节进行把关。
2016年的毕业证书在设计上既延续了传统元素,又融入了新的防伪技术:
外壳:采用深蓝色皮革材质,象征知识的深邃与学术的庄严,正面印有金色校徽及“毕业证书”字样,字体庄重典雅。
内页:使用定制防伪纸,内含金属安全线及荧光纤维,在紫外灯下可见隐形图案;印刷采用变色油墨,证书编号区域“NO.”中的字母“N”右侧竖线实为微缩文字组合,需在100倍放大镜下可见。
电子证照:根据教育部要求,学历信息通过统一模板生成电子证照,二维码防伪标识与学信网实时绑定,确保“一证一码”。
2016年毕业证发放采取“分批错峰”模式:
第一批发放:2016年7月初,面向学历注册为毕业的学生,毕业生需携带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现场核对信息并签字确认,因特殊原因无法到场者可委托他人代领或申请邮寄。
第二批发放:2016年8月,面向因补考、重修等原因延迟毕业的学生,需在完成所有课程与实践环节后申请领取。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65万,绵阳师范学院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通过多项举措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观念转变: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到基层、西部及中小企业就业。
政策支持:对自愿到艰苦地区、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学院协助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企业进校园:邀请蓝月亮、株洲搏卡拉幼教集团等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教育、管理、传媒等领域岗位。
实习基地建设:与湖南雨花非遗馆、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等单位共建实习基地,通过实践提升毕业生竞争力。
创业扶持:设立创业基金,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提供资金支持与指导,如家政学专业毕业生开设高端家政服务公司等。
技能竞赛: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部分获奖项目直接转化为创业计划。
“一对一”帮扶:对100名家庭困难毕业生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100%就业。
补贴发放:对困难毕业生和基层偏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发放就业补贴,缓解其经济压力。
对于2016届毕业生而言,这张毕业证不仅是学业的终点,更是成长与变革的见证。
王钰茜:传媒学院16级毕业生,身兼多职(班长、摄影师、助班等),平衡不同身份,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等80余张证书。她参与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将陪伴留守儿童的经历视为最骄傲的奖项。毕业时,她选择继续深造,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张清:专升本后进入绵师,学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她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如拍摄地方荔枝文化宣传片,帮助果农售卖农产品,推动乡村振兴。毕业时,她选择到西部基层任教,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
学院还为每位毕业生准备了一份特别礼物——刻有姓名与学号的定制书签,材质为学院实验室提炼的金属合金。这份“金属记忆”成为许多学生珍藏的纪念,也象征着学院“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精神传承。
2016年,绵阳师范学院以“严”字当头保障毕业质量,以“新”字破局应对就业挑战,以“暖”字为本传递教育温度。那张承载着特殊记忆的毕业证,不仅见证了学子们的成长,更成为学院在转型期坚守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的生动注脚。
如今,学院正朝着更高水平的教学型本科院校目标迈进,而2016届毕业生们也正带着那张特殊的毕业证,在各自的领域书写着新的篇章。他们中有人成为教育行业的骨干,有人投身创新创业浪潮,更有人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厚德、博学、笃行、弘毅”的校训精神。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