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2018年的夏天,内江师范学院的校园里,一群年轻人手握深蓝色毕业证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张证书不仅承载着四年的青春记忆,更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政策变革与办学模式创新中的关键转型,尤其是这所具有师范底蕴的学府在新时代的改革与突破。
内江师范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的四川省内江县官立简易师范学堂,高等教育开始于1956年的四川省内江初中师资训练班。2000年,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内江教育学院合并,学校升本建院,开启了本科教育的新篇章。2018年,学院迎来多重突破:
校区扩展与学科重组:2018年底,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新校区位于内江高新区高桥园区,规划占地2280多亩,总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0.93亿元。截至2018年底,累计完成场平土石方挖填约400万立方米,占总土石方量的83%,开工16个单体建筑面积为29.76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52.2%;已完成主体施工的建筑面积约为13.10万平米,占总建筑面积的22.9%。新校区图书馆为莲花形建筑,音乐大楼外形犹如一个优美的音符,公共教学楼等建筑初见雏形,标志着学校进入现代化智慧生态园林学校的新阶段。
新专业申报与学科拓展: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学校开展了2018年新增本科专业的申报、推选工作。经各申报单位的基层学术委员会、院务委员会讨论,二级学院申报,校学术委员会教学研究与指导专门委员会组织现场答辩、评审,院长办公会审定,学校拟推荐申报网络与新媒体、机械电子工程、经济与金融3个本科专业,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
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对毕业证书管理进行了政策调整,内江师范学院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证书规格与编号:本科毕业证书采用深蓝色底纹、金色校徽水印的防伪设计,尺寸为235×165mm,封皮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字样。证书编号遵循特定规则,前几位为学校代码,后续数字标注年份和层次。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以后毕业的都可以在毕业证书上找到一个17位或者18位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证书编号。普通、成人高等教育毕(结)业证书编号由学校按以下顺序和规则编排:前5位为学校代码;第六位是办学类型代码;第7-10位为毕业年份;第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第13-18位为学校对毕(结)业证书编号的序号。
防伪技术:采用带有金属纤维的防伪纸,紫外灯下显现特定文字;证书编号使用荧光油墨,特定波长下呈现绿色荧光;校长签名采用红色印泥手工盖章,照片加盖学院钢印。同时,证书信息需在学信网完成电子注册,确保唯一性。
学历证明办理调整:2018年6月,四川省教育厅发布通知,从2018年8月1日起,四川省教育厅不再办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明书”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认证”工作,两项工作整合移交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办理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证明书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认证工作,并出具全省统一模板的《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历证明》。这一调整对内江师范学院毕业生学历证明的办理流程产生了影响,学校需按照新的规定执行。
案例一:李其的基层奉献与成长
2018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李其,现任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党群办公室副主任(副科级)、挂职任斑竹园街道双龙村党委副书记。获新都区委区政府嘉奖一次、2021年度新都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参加工作以来,李其先后经历党建、人事、纪检、宣传等多岗位工作锻炼,每次接触新的工作岗位,他都认真收集资料,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虽然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但他坚持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斑竹园街道工作的三年多时间,他走遍了机关、街道、社区和农村,坚持用脚步丈量出最真实的基层情况,用走访和调研掌握最真实的乡音,为融入群众、做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以认真、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扎实做好机关重大活动、会议保障及组织协调等工作。李其重视制度建设,先后拟定和组织拟定《斑竹园街道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等制度,切实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负责全街道22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牵头撰写《斑竹园街道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指导手册》,绘制村(社区)换届工作流程图,圆满完成22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村(社区)干部年龄、学历等进一步优化。自李其任斑竹园街道党群办公室副主任(兼机关支部书记)以来,认真组织支部党员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教育及蓉城先锋、学习强国等线上线下学习,组织机关支部党员开展“牢记初心使命、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天府家风馆等活动,受到领导及机关党员的一致好评。自参加工作以来,李其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用行动诠释选调生及新时代青年干部的使命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2020年大年初一他就返岗开启工作模式,参与街道层面的疫情防控工作。白天,他穿梭在街道、村社一线,做好入户摸排、防疫宣传,卡点值守等工作。晚上,他继续在办公室里整理信息。仅2020年初,他就发动全街道党员干部累计捐款27万余元。面对新都区零星发生的新冠感染,他又牵头组建斑竹园街道机关支部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参与隔离人员管控、重点人员筛查、疫情发生点核酸检测等工作,累计协助完成入户检测1200余人次,核酸检测4万余人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2020年末,受组织委派,李其被派驻到斑竹园街道双龙村任党委副书记,开展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驻村以后,他迅速转变身份,以问题为导向,一方面通过党员大会、座谈会等方式向群众宣讲各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通过走访入户、现场调研的方式,围绕双龙村农业产业、人居环境整治、川西林盘保护、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与村两委干部、群众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完成双龙村村情调研报告。结合驻村调研选题,以新都区乡村振兴工作为样本,完成《关于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调研报告,获评优秀调研报告,并在《新都人才》发表。围绕双龙村以党组织牵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李其积极参与双龙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积极对上争取,推动双龙田园建设项目纳入成都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以获得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推动双龙村党的建设工作,指导并参与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合作社党支部建设等工作,吸纳优秀青年干部人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列入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双龙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切实实做到既“驻村”也“助村”。此次李其入选教育部“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不但向社会展示了内江师范学院学子的良好形象,发挥了示范典型的引领作用,也彰显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成效,切实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案例二:2018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去向
内江师范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4186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645人,专科毕业生541人,比例为6.74:1。从就业去向来看,参与调研的2018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包括“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升学(包括国内和国外)、其他录用形式就业、自由职业、国家基层项目、自主创业、地方基层项目、出国出境(海外工作)、科研助理、待就业”11种形式;其中“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为毕业生的首选(49.65%),“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次之(15.37%)。整体就业率为93.08%,其中建筑工程学院、音乐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就业率比较高,分别是98.25%、97.73%和95.71%。部分专业如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音乐表演、学前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实现充分就业。
2018年的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证书采用了多项前沿防伪技术:
纸张防伪:使用带有金属纤维的防伪纸,紫外灯下可显现“NKU”等特定文字或图案。
油墨防伪:证书编号使用荧光油墨,特定波长下呈现绿色荧光,确保编号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钢印与签名:校长签名采用红色印泥手工盖章,照片加盖学院钢印,增加证书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数字化核验:通过学信网可查询证书真伪,微信钱包“城市服务”板块亦支持学历核验,实现证书信息的快速验证。
这些技术标准与四川省教育厅要求的“学历证书审核登记系统”实现数据对接,确保每张证书的唯一性和真实性。
回望2018年的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其价值远不止于纸张本身。它是学院从师范专科学校转型为现代化本科院校后首批完整经历四年制教学的毕业生证明,见证了内江师范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证书上的钢印与签名,既是对学生个体成长的认证,更是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的一枚时代印记。
如今,当2018届校友在基层岗位发光发热、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时,那张深蓝色的毕业证书依然被珍藏在案头。它提醒着: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这张证书,正是这段旅程的起点与见证。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