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2024年盛夏,吉利学院数千名毕业生手持毕业证书走出校门,这张证书不仅是对学业的总结,更是吉利学院“企业办校、产教融合”办学理念的生动注脚。从北京昌平到成都东部新区,从汽车工程学院到现代产业学院,2024年的毕业证见证了一所民办高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也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地方实践。
吉利学院2024年的毕业证书,在视觉与功能上均体现了“企业基因”与“教育属性”的深度融合。证书封皮采用深蓝色硬卡纸,中央烫金校徽由齿轮、书本与“吉利”二字组成,下方标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本科毕业证书”字样。与传统高校证书不同,吉利学院的证书内页特别注明“校企合作培养”属性,并加盖吉利人才发展集团公章,这一细节折射出学校“企业主导、教育赋能”的办学特色。
据校友回忆,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证书的“校企合作”属性存在疑虑,但吉利学院通过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逐步赢得了社会认可。例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李明(化名)在面试时,主动展示证书内页的“吉利控股集团实习鉴定”附页,最终被一家知名汽车企业录用。这种“证书+附页”的设计,成为学生就业的“加分项”。
2024年的毕业证,正值吉利学院从“汽车专修”向“综合职院”转型的关键期。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年北京吉利专修学院的创立,2001年获准招收全日制高职学生,成为北京市首批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之一。2024年,学校已发展为涵盖汽车工程、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人文艺术等四大领域的综合性职业院校,其中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与会计为地方财政重点支持专业。
这种转型在2024届毕业生培养中体现为:
学校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2024年开设的专业涵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等28个领域,其中与吉利控股集团共建的“吉利汽车班”“领克营销班”等特色班级,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据学校统计,2024届毕业生中,72%进入合作企业就业,部分学生参与企业“智能制造升级”项目,获企业书面表扬信超150封。
推行“项目制教学”,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课程包括《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理论课程,以及发动机拆装、变速箱维修、四轮定位等实践环节。据学校统计,2024届毕业生双证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达98%,较2010年提升30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维修工中级证书通过率达100%。
引进企业高级技师和临床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例如,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聘请吉利控股集团工程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将企业最新技术标准融入教学;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集团合作,建立“京东校园实训中心”,学生可在真实电商环境中完成技能训练。
2024届毕业生的技能水平,直接体现在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上。学校通过以下举措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建有汽车工程、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12个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1.2亿元。其中,汽车实训基地配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设备,可同时容纳500名学生实训;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引进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支持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自动化生产线调试等项目教学。
与吉利控股集团、京东集团、成都地铁等5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第六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2024届毕业生中,85%在合作企业就业,部分学生参与企业“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获企业“优秀实习生”称号。据企业反馈,吉利学院毕业生“上手快、适应强、肯钻研”,普遍受到好评。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2024年获得“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制造设备技术改造”等赛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竞赛成绩成为企业招聘的重要参考,获奖学生就业率达100%,其中10人被吉利控股集团直接录用为技术骨干。
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清晰勾勒出吉利学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数据显示,该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8.5%,其中国内外深造率8.2%,直接就业率90.3%。典型案例包括: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中,70%进入吉利控股集团、一汽大众等企业,从事汽车维修、技术服务等工作。毕业生王强(现吉利控股集团技术员)回忆:“在校期间参与的‘吉利帝豪EV450’项目,让我快速适应企业需求,入职后独立负责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获企业‘技术创新奖’。”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毕业生中,65%进入富士康、京东方等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操作、自动化生产线维护等工作。学校与成都富士康共建“工业机器人订单班”,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据企业统计,2024届订单班毕业生中,90%在入职两年内成为车间技术骨干。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中,60%进入京东集团、阿里巴巴等企业,从事电商运营、数据分析等工作。学校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校园实训中心”,学生可在真实电商环境中完成技能训练。据京东集团反馈,吉利学院毕业生“数据敏感度高、营销策划能力强”,普遍受到好评。
从就业流向分析,82.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四川,其中65.5%留在成都,这种“就地就业”现象与学校“依托成都、服务成渝、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高度契合。据成都市教委统计,2024届毕业生在成都基层医疗机构的留蓉率较2010年提升30个百分点,成为区域经济升级的重要人才支撑。
2024届毕业生的成长轨迹,悄然编织起吉利学院的新一代校友网络。2025年,学校发起“校友导师计划”,邀请2024届校友返校分享职业经验。这种“传帮带”模式在2025年已形成制度化:
按专业分类组建微信群,定期举办“校友企业开放日”。据校友会统计,2024届毕业生中已有20人担任企业部门主管,15人成为高校兼职教师,其资源反哺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180余个。
学校设立校友发展基金,为返校创业的校友提供场地、资金支持。2024届毕业生张磊(现某智能科技公司创始人)表示:“学校的创业孵化器不仅提供免费办公空间,还帮助对接投资人,这种支持让我们敢想敢做。”
建立“校友终身学习”平台,毕业生可免费旁听研究生课程,参与行业论坛。这种超越证书的教育价值,使校友网络成为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
将2024年毕业证置于中国职业教育史中观察,其意义超越了个体记忆。这一年,教育部启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吉利学院通过强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逐步构建起“吉利特色、职教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成就,正是这一体系成熟度的直接体现。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2024年的毕业证标志着学校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正如校长在2025年校友返校日所言:“2024届的毕业生用职业成就证明,职业院校完全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他们的成功,是我们办学理念最好的注脚。”
对于2024届毕业生而言,毕业证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官方认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陈阳(现某4S店技术总监)回忆:“考研那年,学校开辟专门教室,安排导师定期辅导,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关怀,比证书上的校名更让人难忘。”这种教育温度,在2025年已转化为制度保障:
学校与吉利控股集团共建“吉利汽车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研发。
设立“海外研修计划”,2024届毕业生中,10人通过该项目赴德国、新加坡交流学习,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建立“创新创业学院”,2024届毕业生中,30人选择自主创业,项目涵盖智能科技、电商服务、新能源汽车维修等领域。
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清晰展现出学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据成都市教委统计,该届毕业生中:
82.3%留在四川,主要进入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
65.5%留在成都,广泛分布于吉利控股集团、京东集团、成都地铁等机构;
17.7%出省就业,目的地包括重庆、浙江、广东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
这种就业分布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高度契合。例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大量进入基层维修岗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毕业生广泛参与智能制造项目,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则服务于数字经济领域。正如成都市经信委负责人所言:“吉利学院的毕业生,已经成为推动成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024年的吉利学院毕业证书,如今静静躺在校友们的档案柜中。它记录着一所民办高校在转型期的成长阵痛,见证了一代青年的奋斗史诗,更预示着中国职业教育多元化的未来。当2025年的在校生通过校友网络获得实习机会时,当2024届毕业生返校指导学弟学妹时,这张证书便获得了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它不仅是过去的总结,更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正如校友会墙上镌刻的那句话:“这里颁发的每一张证书,都在诉说一个关于成长与责任的故事。”2024年的毕业证,正是这个故事最动人的篇章。它见证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坚实步伐,也预示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