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成立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由国家与中国二重、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共同建设。1960年,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德阳工区时提出“先建校后建厂,先培养人才后生产产品,实行厂校一体”的办学理念,奠定了学院“产教融合、服务产业”的基因。此后,学院历经多次更名与调整,2001年升格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2024年升格为四川省第一所公办职业技术大学——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学院始终以“技能报国”为使命,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需求,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其专业设置与德阳“重装基地”、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带”深度对接,为2016届毕业生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2016届毕业证书沿用教育部统一规范,封面为深蓝色绸面,印有金色校徽及“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字样。内页包含毕业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名称、学制、毕业年份等基本信息,并附有校长签名、学院公章及教育部钢印。证书编号为18位,其中前5位为学校代码(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代码为12881),第6位为办学类型代码(高职为5),第7-10位为毕业年份(2016年)。
教育部规范: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需严格审核毕业生资格,确保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
区域政策支持:四川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共建实训基地”,为2016届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据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超过70%的毕业生进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区域主导产业就业。
学院与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京东方等企业合办“订单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及实习指导。例如,2016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中,约40%通过“中航工业订单班”进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中航发贵州中航动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作。此外,学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如“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环境下的技能训练。
针对2016届毕业生,学院邀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重庆长安汽车等210家用人单位举办187场校园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2626个,生均岗位数达3.32个。据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1.32%,其中85%留在四川工作,主要流向成都、德阳、绵阳等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装备制造领域: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毕业生多进入中国二重、东方电气等企业,从事设备操作、工艺设计等工作。例如,2009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叶林伟(中国二重八万吨模锻压力机首位操作手)成为行业标杆,激励了2016届学子投身高端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领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毕业生广泛分布于京东方、成都三和企业集团等企业,从事生产管理、技术支持等岗位。
基层就业与创业:部分毕业生选择到中小微企业或县域经济体就业,如2016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李某在德阳某装备制造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后通过在职本科学习晋升为区域经理。
2016级新生入学时,需接受为期两周的军事化训练。教官由学院退役士兵学生担任,训练内容包括队列动作、内务整理、应急救护等。一位校友回忆:“第一次叠被子被教官扔出窗外,后来在室友帮助下,用木板压出‘豆腐块’,才勉强过关。”军训期间,学院还组织国防教育讲座、消防演习等活动,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与安全意识。
专业技能课: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例,学生需在实训中心完成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实操训练。一位毕业生提到:“在实训课上,我们用真实板材进行焊接,老师会严格检查焊缝质量,缺陷超过标准就要重做。”
企业实习:2015年,学院与成都地铁签订合作协议,2016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全部进入该企业实习。校友张某回忆:“在车站实习时,师傅手把手教我们设备操作,三个月后我能独立完成票务系统维护。”
社团活动:学院设有“机器人社”“机械创新设计社”等30余个学生社团。2016年,机器人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参赛队员均来自2016届毕业生。
文化活动:学院每年举办“技能文化节”“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2016届学生王某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项目获省级银奖,后成立科技公司,现服务于多家物流企业。
2016届毕业生刘某,现任中国二重八万吨模锻压力机操作员。他回忆:“毕业证上的校徽让我在招聘中脱颖而出,但真正留下的是学院培养的责任心。有一次,设备突发故障,我连续加班三天修复,避免了订单延误。”
校友陈某未选择制造业就业,而是进入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工作。他利用学院学到的物流管理知识,优化了公司仓储流程,将发货效率提升30%。他表示:“职校经历是我的核心竞争力,客户看到毕业证上的专业,信任度直接提升。”
2016届毕业生赵某在毕业后创业,开设了一家自动化设备维修公司。他坦言:“虽然没当技术员,但职校培养的动手能力让我在创业中保持优势。每次遇到技术难题,看看毕业证上的校训‘科学民主、求实创新’,就又能坚持下去。”
学院档案馆长期征集校史文物,包括各时期毕业文凭、学生证、校徽等。2020年,一位2016届校友捐赠了保存完好的毕业证书及实习报告,成为研究学院历史的重要资料。
学院将历年毕业证书扫描入库,建立电子档案库。2016届毕业生的证书信息已全部录入学信网,支持在线验证。
随着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向“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大学”迈进,2016年的毕业证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它提醒着后来者: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责任与担当的传承。正如校友们在毕业十周年返校时所言:“职校三年,让我们学会了在生产线上追求精度,在平凡岗位坚守初心。”这张证书所代表的,是无数技术技能人才从校园走向社会,助力中国制造的第一步。
结语
2016年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缩影。它记录了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协同育人的实践,也承载了学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成长轨迹。如今,当校友们翻开泛黄的证书,触摸校徽的凹凸纹理,仍能感受到实训课上的汗水、招聘会上的紧张,以及“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誓言。这张证书不仅是学历的证明,更是一代职校人奉献精神的永恒见证。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